今天是 欢迎来到通化党建网!

​集安市太王镇:党建引领添动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

时间:2023-09-08 18:25

  近年来,集安市太王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抓产业、育文明、重治理、美乡村”战略一体发展,统筹“党建引领、项目发展、人才倍增”工程纵深推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多元联动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多措并举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党建“执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深耕党建赋能。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创新思想引领方式、加强班子建设、完善组织建设,科学制定党建工作要点,采取“月调度”向各村党支部听取党建工作汇报,将党建与业务一体部署、一并推进。持续推进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紧扣“党建赋能产业发展,打造产业强村”目标任务,构建“党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整合开发村集体资源,激发发展活力,着力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增效。打造旅游矩阵。立足太王镇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向全域乡村旅游线路拓展延伸,抓点示范、串点成线、连片成面,形成以钱湾“果宿露营基地”为品牌核心区,以上解放村“羊鱼渡”、高台村乡村农场、双安村垂钓鱼塘三条乡村特色旅游为轴线延伸链,以赏花打卡摘果、研学写生实践、展示民俗风情为功能拓展带的贯穿完整、各具特色的乡土田园农旅游产业布局,实现三产融合,稳步提高村民生产经营收入。丰富消费业态。聚焦“民宿、农家乐、采摘”主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推动村集体民宿、精品民宿融合发展,精心组织“情暖春日”花朝节,谋划“福地花果”采摘节,打响叫亮“果宿”品牌。筹办“乡村振兴农博会”,聚焦“新产业项目、新发展模式、新品种科技”,推动农业合作交流、搭建农产品交易平台,助力农业发展。新建水果体验馆、特色食品加工厂,打造手工艺品加工坊,持续增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蹚出太王镇高质量发展、强村富民之路。
 
  德法善治,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坚持以自治增活力。以“问需于民、实干为民”为出发点,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用好用活“四议两公开”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金钥匙”,通过“说事、议事、理事、晒事”,常听群众的“心里话”,紧盯群众的“身边事”,解决村级事务60余件,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村级治理水平。坚持以法治强保障。大力推进全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成立太王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充分利用“法律明白人”、“百姓说事点”、网格员等优势开展普法宣传200余次,矛盾纠纷排查15次,排查出矛盾纠纷11起,已化解9起,有效打通了乡村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坚持以德治润民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志愿服务队11支,志愿者144人,开展“靓化家园” “爱心进农家”等志愿服务400余次,开展移风易俗、法律政策宣讲活动100余次。打造农家书屋、“村史馆”和党建长廊等活动阵地,不断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持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人才共育,激发乡村振兴“新引擎”
 
  坚持选贤任能、选优配强。突出班子年轻化、履职专业化、保障规范化的选配标准,着力打造政治素质过硬、致富带富能力强的村级干部队伍,依托换届为契机,配备“村两委”干部39人,储备村级后备力量63人。不断优化队伍建设,选派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3人,招录基层专干9人,动态调整村干部6人,保障村干部队伍“长流水、不断线”。坚持广聚英才、本土育才。进一步激发村级发展活力,夯实基层人才堡垒,建立乡贤人力资源库,动态管理返乡创业人员信息台账,鼓励大学生、退役军人等“新鲜血液”返乡创业11人。回引清华大学毕业生孙继春打造“正阳小苑”精品民宿,助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就业20余人,人均年增收1万元。坚持联动培养、联合发展。依托“吉乡农创园”,创新开办“农民夜校”,激发农民就业创业、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培训群众达200余人次。建立乡村振兴基地,成立研学写生基地,强化与通化师范学院的合作,将乡村旅游资源与学生的实践教学和课程内容联系起来,引导青年人才下基层实习就业,为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