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来到通化党建网!

​集安市:“多驾马车”齐驱并进稳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2023-04-17 11:27

  近年来,集安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通化市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围绕“党建引领,文化赋能,产业支撑”发展思路,把农村党建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各个环节,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持久有力组织保障。  

   

  强化党建引领, 凝聚乡村振兴攻坚力量。深入贯彻实施省、市委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总体部署,推动开展村党组织联建共建活动,构建乡村振兴一线“指挥部”。成立以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乡村振兴暨重点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一盘棋”谋划工作、“一股绳”推进工作,形成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建立全省首个集乡创服务、党建服务、文创产品展示、非遗研发、第一书记之家五大功能于一体的“乡创服务中心”,孵化助农企业7家,带动1300余名边民实现增收。2022年麻线乡下活龙村第一书记常皓在全省兴边富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做典型交流发言。 

  

  

  

  夯实组织基础, 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创办工作持续发力,确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试点村46个,不断优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中央和省级扶持项目+区域优势互补”发展模式,积极申报中央及省级扶持项目7个,争取资金350万元,先后调度项目建设及运行情况6次,确保项目建设达产达效,2022年全市行政村集体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规范推进“五星级”乡村党组织创建工作,全市村党组织全部达到二星级以上,充分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做强产业支撑, 点燃乡村振兴动力引擎。依托省里“百村提升”每村1000万元的债券资金,谋划了云峰湖、援朝首渡、双龙滩、太极湾4个抵边特色产业园,错位发展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质效。发展壮大农特产业规模,大力发展人参、山葡萄、中草药材等特色种养殖项目,努力让村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2022年,投资2362万元,在重点村实施产业类项目25个,人参、山葡萄、五味子、水果等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到5.89万亩,13个村获评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村。

  

  

  

  发挥门户优势, 打造乡村振兴特色品牌。深入实施“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以云峰湖景区、国门景区、高句丽文物古迹景区、太极湾景区4个鸭绿江沿线主要景区为依托,以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为主线,谋划推出了“鸭绿江畔 二十八村”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民宿、旅游采摘、红色研学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目前,我市共发展旅游景区(景点)10个、民宿旅馆294家,带动旅游从业人员6000余人,70%的重点村走上旅游路,2022年累计接待游客97352人次,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铺石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