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市坚持加强“吉林省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标准体系”建设,围绕“制度建设、队伍力量、阵地建设、民生服务”四个大方向,聚焦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内容,积厚成势,推动城市工作不留死角。
做好制度体系建设支撑点。集安市统筹部署科学谋划,以“吉林省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标准体系”为抓手,研究制定《集安市基层建设年实施方案》,并出台“平战结合”“双报到”等配套机制文件,切实推动落实“双报到”活动和党建联盟实体化运行等各项城市基层党建重点工作落实,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项目清单,围绕红色物业建设、网格党群服务站建设等重点任务,推动各部门党组织书记认领书记项目106个,投资300余万元,为小区居民修建凉亭、购置健身器材、停车棚等基础社区,惠及群众3.1万余人,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用好组织队伍建设优势点。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的基层工作队伍,推动社区干部队伍职业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招录42名“社工岗”,招聘基层治理专干70名,分层次分层级开展各类培训50余次,培训11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队伍工作活力。选优配强社区干部队伍,社区工作者队伍达300余人,社区党务工作者达到56人。推动街道、社区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4支,吸纳志愿者2056人,开展志愿活动158次,上门服务399次,开展“敲门行动”43次,采集居民信息5.6万余条,切实提升基层队伍服务能力。
搞好战斗堡垒建设切入点。高标准打造“四级”党群服务中心(站)67个,配备老书记工作室、社工师工作站18个,投资110余万元,创新试点社区食堂1个,道德银行1个,进一步促进党群服务阵地特色功能区创建。打造“红色物业”示范小区14个,通过社区书记与物业管理公司经理“交叉任职”的方式,强化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联系。依托红色物业党群服务中心组建“红色管家”队伍16支、2550余人,开展服务活动81次、3714余人次,召开协商会议42次,解决小区问题116件,调解矛盾纠纷409次,成功率99%,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干好优质服务建设落脚点。全面推进城市党建联盟建设,加大力度开展“双报到”活动,推动84个部门单位与街道、社区对接,2125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报到,组建党建联盟18个,设置“AB岗三长制”共1879人,帮助社区协调解决难点问题82件,协调投入资金35万余元,召开协商议事联席会议46次,开展党建联建活动163次,“创城我做贡献,共建美丽家园”等活动110次,带动群众参与联盟活动5026人次,建立“五级”微信群1683个,解决群众反映问题691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促进基层服务质量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