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通化市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引才入通工程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通发[2021]21号)(以下简称《意见》),政策核心要义主要体现在五项举措上,即学子归巢招聘政策措施;选调生引培政策措施;域外人才引进政策措施;学子兴企招聘政策措施;柔性引才政策措施。
(一)学子归巢招聘政策措施
利用事业单位编制,采取校园招聘形式,免笔试直接面试招聘高校毕业生。对招聘的博士研究生和“双一流”院校硕士研究生,连续5年分别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800元的住房补贴;5年服务期内,以本人身份在我市购房的,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购房补贴。其他“双一流”院校本科生连续5年给予每人每月600元的住房补贴。招聘的高校毕业生由组织部门纳入优秀年轻干部队伍管理范畴。
(二)选调生引培政策措施
通过省委组织部面向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定向招录的高层次选调生,选择到通化工作的,在享受省级政策待遇基础上,享受通化学子归巢购房、住房政策待遇。统一纳入全市优秀年轻干部队伍管理范畴。
(三)域外人才引进政策措施
学历为“双一流”院校全日制本科以上或普通本科院校全日制硕士以上的域外在编在岗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有关调动条件的,可不受户籍限制,通过市人社局官方网站提出回通申请,人社部门根据个人意愿和用人单位需求,坚持专业对口、因才施用原则予以对接,履行调转手续。
(四)学子兴企招聘政策措施
通化市“四上”企业招聘的高职技工院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经组织、人社等部门认定符合急需紧缺岗位条件的,财政部门给予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高职技工院校和本科生每月20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2500元,博士研究生每月3000元,连续补贴3年。另外,在企业工作满3年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院校本科生和普通院校本科生一次性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和2万元的购房补贴。符合吸纳就业岗位条件的全日制专科生、高职技工院校毕业生和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财政部门分别给予每月400元、500元就业补贴,连续补贴3年。
(五)柔性引才政策措施
1.给予创建重大平台支持。对柔性引进人才主导建设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或名师工作室、临床重点专科(学科)的,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50万元平台奖励;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创业平台的,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平台奖励。2.给予人才项目资金支持。柔性引进人才在通化市申报入选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工程的,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和200万元人才项目资金支持;入选通化市重点人才项目的按相关规定给予资金支持。3.给予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对自带高新技术成果来我市转化的,按年度项目研发投入给予5-100万元资金支持;成果具备产业化条件的,给予10—300万元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4.给予建设“人才飞地”支持。用人单位通过“人才飞地”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申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人才及科技项目,入选人才享受相关政策待遇。通化市企业在市外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成果在通化市转化的,对该企业较上年度新增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费用部分的10%给予补助,最高支持50万元。5.给予薪酬补助支持。对人社部门认定的E类及以上柔性引进人才,连续3年按其上年度在通化纳税劳动报酬的30%予以奖励,每人每年最高10万元。6.给予用人单位贡献奖励支持。对人才年劳动报酬在5万元以上不超过10万元的,10万元以上不超过50万元的和50万元以上的,分别给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20%、25%和30%一次性补助。对每个用人单位年最高补助不超过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