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二道江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将综合绩效考核与干部履职评价深度融合,坚持“绩由事考、人以绩论”,激励广大干部立足岗位争先进位,在实干中创造实绩,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聚焦指标精准施策,提升考核精准性
针对考核指标笼统、责任不清问题,靶向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区级领导、实施部门和基层一线意见,系统梳理指标设置、部门协同、队伍专业化等方面问题,为精准优化考核提供依据。分类优化指标设置,为乡镇量身定制43项必考指标和5项加减分指标,为各区直部门差异化设计绩效考核指标表,着力提高考核的科学性、精准性,确保上级部署“落地生根、推进有力”。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建立“主要领导全面负责、班子成员协同包保、职能科室具体落实”的政绩考核责任体系,确保“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
二、聚焦表现多维印证,提升考核全面性
深入实施纪实考察,积极深入重点一线,通过对接重点工作牵头部门、项目现场实地核验、全程跟踪急难险重任务等方式,动态记录干部担当作为实情,为32名在防汛抗旱、巡视巡察等攻坚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建立专项档案。延伸考察识别触角,积极关注干部“生活圈”“社交圈”,深入了解干部“业余生活”“兴趣爱好”等“八小时外”情况,推动考察了解全方位、无死角。用好用活组织生活,通过列席民主生活会、分层分类开展谈心谈话等方式,精准把握干部思想动态,为全面客观评价干部奠定坚实基础。
三、聚焦结果刚性运用,提升考核导向性
强化整改提升,深入剖析考核得分,针对后进班子,由区级领导约谈6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当面反馈27项具体问题,明确整改时限,并将整改成效纳入下一轮考核,切实推动以考促干。优化资源调配,实行“一把手”在同类考核中横向比,副职在班子内横向比,将5个后进班子的评优资格调至考核排名前列的部门,真正做到“干得好的考得好、干不好的往后靠”。树牢鲜明导向,将政绩考核得分作为“硬杠杠”,对实绩突出、连续考核优秀的28名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有效推动“考有所得、评有所获、改有所成”。
初审:李乃夫
复审:崔 明 郭 磊
终审:李 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