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昌区紧扣中央和省市关于完善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的部署要求,创新以“定期务虚会议”为抓手,为提升年度考核精度、注入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谋划完善考核体系,精准部署指明方向
改变以往“年终算总账”的静态考核模式,将考核关口前移、重心下沉,聚焦平时考核“谁来考、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等关键环节,要求各单位围绕省、市部署要求、区委中心工作任务和本单位工作实际等统筹推动全区57个部门(单位)有序召开定期务虚会议。按照“覆盖全面、重点突出、及时可比”原则,根据年度考核结果,有侧重的听取务虚会汇报,对于第一、二等次单位,主要听取上半年工作实绩、班子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对于第三等次单位,主要听取整改报告及下步落实情况,切实通过务虚会促使单位厘清职与责,看清时与势,摸清差与距。
全程嵌入强化督导,梳理问题促进决策
组建8个考核组,以“观察员”与“质检员”双重视角全程列席,针对汇报中的疑点、数据逻辑关联及计划薄弱环节,考核组即时提问、相关单位现场答辩,累计梳理制约发展难点堵点及能力短板100余条,捕捉破题攻坚、模式创新等前瞻性思路和务实举措60余条。部机关班子成员召开会议听取各组汇报,汇总普遍性政策诉求、人才储备及协调难题30余条并形成报告,为全区推广经验、优化政策、选人用人提供鲜活素材和决策参考,确保工作始终围绕高质量发展主轴运转。
多维融合凸显成效,激活谋新发展活力
此次列席定期务虚会的创新实践,对各单位实绩与问题的掌握更全面、更立体、更及时,考核精度深度显著提升,有效克服了信息不对称和“一考定音”的局限。一批制约发展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难题在谋划阶段即被识别并纳入区级协调视野,解决效率大幅提升。各单位谋发展、抓落实的紧迫感和科学性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有效提振,为进一步做好年度政绩考核、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打下坚实基础。
初审:李乃夫
复审:崔 明 郭 磊
终审:李 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