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来到通化党建网!

​集安市:深耕红色资源打造边境红色教育新高地

时间:2025-07-22 11:16

  

  近年来,集安市以红色文化为引擎,通过深挖历史底蕴、创新教育形式、推动文旅融合,构建起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体系,着力打造边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干部培训实践高地。

  

 

 

  

  

  

 

 

  

  

  

 

 

  

  

  

 

 

  

  

  

打造红色基地,构建党性教育“全域矩阵”

 

  

  深入挖掘本地红色富矿,依据资源分布与特色,对全市红色资源进行系统性规划与整合。以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援朝首渡遗址为核心,串联榆林镇治安村“抗联军校”、清河镇“长岗战斗”等14处抗联生活和战斗遗址,精心打造“一核多点”的红色教育阵地布局,配套开发多条红色教育主题线路,沿途设置多个讲解点与体验区,通过实地参观、情景再现等形式,形成全域覆盖的红色教育矩阵,让每一位前来的学员都能全方位、沉浸式地接受红色洗礼。2024年至今,集安市各红色教育基地接待各类培训班次500余期,培训学员超3万人次,接待游客达40万人次。

 

  

 

 

  

  

  

 

 

  

  

  

 

 

  

  

  

讲好红色故事,解锁革命先辈“初心密码”

 

  

  为进一步扩大红色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由集安市文联牵头组建红色故事采编团队,走访抗美援朝老兵、抗联后代以及当地熟知历史的老人,广泛收集一手资料,整理、编辑本地真实红色故事,出版《鸭绿江畔的烽火记忆》《抗联在集安》等系列红色读物,成为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在讲述红色故事的方式上,除传统讲解员讲解外,创新推出情景演绎式讲解模式,以短剧形式重现当年的历史场景,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们同呼吸、共命运,让红色故事在更广泛的群体中传播,在下一代心中播撒红色种子。

 

 

  

  

  

 

 

  

  

  

 

 

  

  

  

创新红色课堂,营造干部教育“强劲声势”

 

  

  以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总体目标,改进教育培训模式,创新构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以红色传承、绿色发展、文化保护、国防安全、古树遗风5大板块为教育培训主体,研发《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抗联精神》《葡萄酒特色产业发展》等多堂精品课程的“1+5+N”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重点打造五女峰抗联遗址、高句丽文化遗址、抗美援朝第一渡等9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将弘扬传承红色文化、高句丽文化与促进全域旅游及特色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全力推动干部理论教育更加系统深入、党性教育更加触及灵魂、履职能力培训更加精准高效。

  

初审:李乃夫
复审:崔 明   郭 磊  
终审:李 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