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化县围绕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探索适应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新方式,聚焦内容“准”、形式“活”、效果“实”,统筹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取得新成效。
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按照“党的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基固本。着力培养一批“全能干部”,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类课程比重,结合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应急防汛等中心工作,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作为首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5期,分层分类培训领导干部450余人次,有效提升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
总结“大练兵、大比武、大提升”活动经验,按照“1+3”教育培训模式,紧盯参训干部的兴趣点、关注点,采取案例式、体验式、互动式、研讨式、情景模拟式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举办新任副科级干部培训班等主体培训班13期,培训干部765人次,增强教育培训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发挥县委党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先后邀请20余名省市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先进模范人物授课,课程内容涵盖党性教育、农村经济等方面,切实提高干部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为讲好家门口的党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以“四同”教育平台和现场教学点为有力抓手,打造兴林镇大荒沟村和石湖镇老岭村两处“四同”教育基地,推进包括白家堡子死难同胞纪念地、西江月田园综合体、安睿特重组人白蛋白在内的18个具有抗联红色、农业绿色、产业特色的现场教学点,为参训学员能够身临其境接受思想洗礼,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如何处理问题、化解矛盾、防范风险提供条件,全面提高参训干部德才素质和履职能力。
动态更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台账,避免重复培训、多头培训,确保参训干部“有序参训”。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定期跟踪参训干部跟班学习情况,督促参训干部增强自律意识。培训结束后,强化跟踪问效,及时收集梳理参训干部提出的问题、困惑、建议,构建闭环评估体系,做实全过程跟踪管理。严格落实优中选优制度,尤其针对年轻参训干部,根据培训日常表现和结业成绩,确定“优秀学员”,将表现突出、有培养潜力的人员纳入干部培养序列,激励学员以学促干、以干促进。截至目前,有5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被纳入组织视野、跟踪培养,切实提升干部队伍建设中“育”的质效,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活水”。